渣打視障電銷小組的故事

渣打電銷小組合照

「對視障者而言,能夠不再倚靠家人,用自己的工作能力證明我做的到,就是最大的肯定。」 – 陳宗裕

2003年渣打集團發起了「看得見的希望」防盲救盲計畫,2007年渣打銀行第一個視障電銷團隊在巴基斯坦成立,這個成功的案例非常振奮人心。我們也希望能為臺灣做出更多貢獻。因此2010年,經過與當時的總經理、高階主管及專業的NGO夥伴討論後,終於成立了渣打臺灣的第一批視障電銷小組。

同年的部門尾牙,視障電話行銷小組的七位同仁站在舞台上,跟著LadyGaga的動感舞曲為同仁進行演出:他們開心而賣力地跟著拍子載歌載舞,最後黃逸庭還加碼表演了口技Bbox。在練舞時看不見主管指導的動作,他們仍然手腳並用地去記憶每個舞步的動作跟走位,就這樣練習了兩、三個禮拜,這段一分鐘左右的表演獲得台下滿堂的喝采,有的同事手拍著拍著,眼淚就跟著掉下來了。

時間過得很快,來到渣打銀行已經快十年了,除了體重增加、年紀增加外,我非常感謝當時渣打的長官願意給我這個機會。這份工作讓我看到更寬廣的世界、讓我知道原來人生還有這個我之前想都沒想過的可能;更重要的是,能夠經濟獨立、做自己人生的主人,是一份工作對我來說最大的意義。」渣打銀行第一批視障電銷小組成員林右晨有感而發的表示。「剛畢業的時候確實很慌張,因為接受我們的職場沒有很多,我也因此跟家人有過幾次衝突,他們其實很保護我,一直告訴我就算待在家,或是去餐廳彈彈鋼琴、賺點輕鬆外快都好…但我不認為視障者只能從事他們認為的那幾種工作。」「我知道世界上本來就沒有所謂的絕對公平,因此我知道自己要比別人更努力才有資格爭取自己想要的未來,當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。我一直相信視覺障礙對我們不是最大的阻礙,最大的障礙是我們不願意相信自己能力。」黃逸庭看似內向,但說起自己的夢想,他口氣十分堅定。

陳宗裕,不僅希望能證明自己也希望有一天能經濟獨立,讓家人放心。因此宗裕大學一畢業就不顧家人反對,一個人離鄉背井從南投到臺北來工作,光是在公司附近找房子,臺北、南投來回了好幾次。「渣打銀行的電話行銷,是我最想要做的工作」大學讀的是日文系,卻轉而挑戰金融業,在進入銀行就職前,他幾乎沒有任何金融商品的相關知識,但他依然奮力追上同事們的進度,積極的態度讓他的工作表現十分亮眼,更在專案競賽中獲得第一名。「對於視障者而言,能夠經濟獨立不再倚靠家人,就是最大的肯定。這份工作機會令我非常感恩,能讓我用自己的工作能力向家人證明:我做得到。」陳宗裕現在臉上的自信,相信就是給家人最好的證明。

更多成功故事